歡迎瀏覽CCLE教育后勤展覽會官方網站
CCLE第九屆中國教育后勤展覽會 倒計時:0 天
隨著中國“3060雙碳目標”的出臺,低碳已成為最熱門詞匯之一,各行各業也已紛紛開始響應國家雙碳目標。作為培養這一代將受氣候變化改變也最可能改變氣候變化的青年的中國高校,又是否在去碳化的目標上,有所行動呢?下面我們就通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來一窺中國高校在去碳化目標上所做的嘗試與努力吧!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未來科技城核心區域,占地710畝,總建筑面積52萬㎡。學校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把“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辦學價值觀融入校區建設全過程,著力打造宜學宜居、潤物無聲的近零碳生態綠色校園。
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夯實生態校園建設基礎
(中國地質大學體育館)
校區建設秉承“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運行”的理念,堅持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體系,通過調節建筑室內外環境質量,優化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等環節,從綠色建筑與校園建設、能源利用與再生、智慧能源監控與管理、綠色交通與綠色運行等方面夯實生態校園建設基礎。校區所有建筑單體均符合國家綠色建筑標準。榮獲“湖北省近零碳校園試點示范項目”和“武漢市碳中和先鋒示范創建單位”稱號。
應用新型節能技術
提高綜合能耗利用水平
學生宿舍、科教樓和體育場館大量使用太陽能和空氣源熱泵相結合的熱水供應系統。
圖書館使用地源熱泵空調系統,比傳統能源節約30%以上。
設置完整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將雨水經三個生態濾池凈化處理后用于綠化,年均節約用水可達15萬m3。
整個校區年用水不超過50萬m3,遠低于節水型校園標準。成為湖北省首個節水標桿高校。
依托信息監控平臺
強化能源日常監控與管理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管理系統)
通過智慧能源監管平臺全方位監控校區能源日常運行狀況。
智慧能源監管平臺包含能源監管基礎平臺、電能計量管理、水量分區監控、智慧中央空調等多個子系統。
其中,電能計量管理系統能夠及時和處置發現校區各樓宇、實驗室和宿舍用電異常情況,使教學科研生均用電量下降10%。
供水管網和用水量的分區監控,使校區管網漏損率達到城市控水標準率。
推廣低碳環保理念
倡導可持續管理運行方式
(中國地質大學宿舍樓)
不斷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全校師生樹立低碳環保理念,倡導健康可持續的生活和出行方式。
校區所有樓宇均設分類垃圾箱和垃圾分類宣傳欄,引導師生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和健康生活新理念。
實驗室廢水和固體廢棄物實現集中處理,其中實驗室污水按照一級A類標準處理,產生的生化剩余污泥專項存儲、定期外運。
所有地下停車場均采用智慧管理系統,優化停車引導,實行感應照明,降低電力消耗。
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鼓勵教職工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出行。
跨校區通勤全部采用電動巴士,控制和減少傳統能源的使用和排放。
加快近零碳示范校園建設
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為契合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做出關于“3060”雙碳目標的莊嚴承諾,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的社會責任擔當和引領示范作用,學校以創建湖北省近零碳排放示范校園為重要抓手,以未來城校區為建設平臺,制定了國內高校第一個推進碳排放治理的校園碳中和規劃,將從建筑、能源、交通、管理運營和治理模式等八個方面開展32項改革試點工作,整體提升學校綜合治理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
來源:微言環保
編輯整理:CCLE教育后勤展